(通讯员 吴玻 记者 毛鸽)碧波荡漾,清风徐来的学涯湖畔,我们总能看到师生如约相聚的“沙龙剪影”;宿舍楼中,自习室里,我们常能看到高低年级学生侃侃而谈成为“成长伙伴”;文化廊前,学院楼里,别具一格的文化活动,时刻启迪智慧……amjs澳金沙门线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,以价值塑造为导向,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,师生协同共进,脚踏实地,让主流声音听得见、传得开、立得住,让主流文化看得见、记得住、能入心,构建和拓展了文化育人新平台,润物无声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。
师生共读 育人育心 在文化传承中滋养心灵
最是书香能醉人,读书之乐乐无穷。马克思说过:“如果你想感化别人,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。”学院立足学科特色,将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转化为大学生思政工作资源,立足文化传承,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,打造了师生共同参与的“湖畔人文”和“始业沙龙”两大平台,拓展了“教书育人”的内容和形式。6年来“湖畔人文”沙龙活动持续开展,老师们踊跃参与,学生们尽情享受,“书法与修身”、且听“诗”“歌”、品茶说茶、词情密钥等等内容广泛、形式自由、环境轻松的沙龙活动深受学生喜爱。古代文学的汤燕君老师说:“学术沙龙,因其学术性、思想性、大信息量、寓教于乐的特点,已经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。”学院正是通过各类学术沙龙,在文化传承中把“完善人格、陶冶情操、增长知识、开阔眼界”这一宗旨贯穿于育人全过程,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、探讨,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剖析优秀文化的内涵,讲好中国故事,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感染学生、启迪学生、陶冶学生,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。
学院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新生“始业沙龙”活动,通过选拔一批优秀教师,以小组为单位,多种形式与学生深入交流,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,塑造专业素养,提升思想政治觉悟。让教师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做一个有智慧、有温暖、有力量的青春同行者,让思想政治教育可知可感更可学。现当代文学的吴智斌老师,学校第二届“我心目中的好老师”获得者,在她眼里,没有一个学生不是可爱的、善良的,她重视与学生的真心交流,常年深入学生当中,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友关系,“学校和我一直在原地,你们有空常回来看看”,这是吴老师对毕业生常说的一句话,包含着她满心的牵挂。“只有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,才能在得人心、暖人心、稳人心中强化育人效果。”学院党委深谙此理,建立了学院领导三联系制度、从学生、寝室到班级,再到联系每个系等等制度,深入师生,为师生排忧解难。学院助困实现点面结合,建立了amjs澳金沙门线路心理辅导站——心灵驿站,定期举办心理趣味运动会、心理沙龙、寝室心理剧等活动,普及心理知识,帮助心理困难学生。建立生活困难学生档案,实现精准帮扶,做到重大节日有慰问,突发意外有帮扶,就业发展有资助,思想低落有引导,学习退步有指导,切实给予困难学生帮助。
执尔之手 扶持相将 在文化精品中涵育德行
习近平指出,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,要因事而化、因时而进、因势而新。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,遵循教书育人规律,遵循学生成长规律,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。学院紧紧依托财经优势,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,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实行“本色+特色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始终把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地位,以文化为根,时代精神为养,通过开展本科生“成长伙伴”等特色文化育人活动,将思想引领融于文化沿袭与发展的进程中,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。
学院搭建起了立体多元的交流互动平台,从普通同学能感知、能参与的地方做起,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引领辐射功能,好学乐教蔚成风尚。本科生“成长伙伴”特色文化育人活动,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高年级学生,走访寝室、陪同学习、专业预科班、一楼一小组等多种活动,给予新生伙伴以帮助和引导,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,从而培养学生勤思考、善自律、重协作、懂奉献的优良品质,最终让学生逐步掌握社会生活所需的科学知识、实践能力,并形成其对于社会共同体价值的分享。2016级学生陈金柱提到“刚入学时,对大学生活不适应。成长伙伴杨菲,基本每周都会来寝室走访,解答我们的疑惑,给予我们指导和意见。在她的帮助下,我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和学习。”
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引领,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管理,出台了《amjs澳金沙门线路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》,强化学习教育过程记录、结果考核,切实提升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政治素质。党员积分分为理论学习分和志愿服务分两种,必须各积满50分,同时扣除减分后总积分达到100分作为确定发展对象、预备党员转正和正式党员评议为合格的基本条件,对积分内容、要求、登记等做了明确规定,党支部指定专人负责审核、记录每位同志的理论学习和志愿服务情况,并存入党员档案。党员积分制管理在党员发展、培养教育、支部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使得“学”的成效更加显现、“做”的模范更加突出、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。
文传道远 勤思笃行 在文化实践中知行合一
既要思想浸润,更须躬身践行。学院充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,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,开展形式多样、健康向上、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,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”的理念,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实践育人中,真正内化为学生“进德修业”的精神源泉。学院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,探索开展了“中华传统文化育人”主题教育活动。内容包含了“书法文化、昆曲文化、剪纸文化、汉文化和地域文化”等5个传统文化元素,借助学生社团、专业教师和学生支部等力量,通过课堂教学、传统文化节、学术讲坛、社会实践等形式和载体,以学科特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创新点,寻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契合,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实现专业知识学习,文化素质提高、思想政治水平提升的统一。
学院精心组织部署,注重点面结合,强调文化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,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时代元素。4年来每年学院都会组织文化调查、文化传播方面的社会实践内容,比如“找寻运河文明”社会实践和“碑林文化寻访”活动,学生在调查中了解运河文化和碑林文化;“文化进万家,温暖你我他”实践服务团和“运河手工流千年”实践服务团等等。这些活动融知识性、学术性、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,引导大学生在学术上求真、在思想上崇德、在言行上尚美,深受学生喜爱。习近平总书记讲过“与其坐而论道,不如起而行之”,amjs澳金沙门线路正是通过文化的浸润、感染、熏陶,紧紧围绕学生需求,在“自强不息、追求卓越”的精神引领下,以文养心,以文育人,以文化人,让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文素养、熏陶思想感情,用人文精神浸润文化底色。